跳水運動-本文內容是收集前人經
驗、網上資料及個人分析。歡迎指証及轉載,但請列明出處。
跳水的歷
史非常久遠。從人類掌握了游泳技能後,就開始有了簡單的跳水活動。早在公元前5世紀時,古希臘花瓶上就有描繪一
群可愛的小男孩正頭朝下作跳水狀的圖案。我國在宋代出現了名為「水鞦韆」的簡單跳水器械。17世紀,在斯堪的納
維亞半島、地中海、紅海沿岸一帶的港口,盛行從岸上、桅桿上跳入水中的活動。同時瑞典與德國的體操運動員為了要
安全的練習空中滾翻的動作,在水邊的高架上練習。
現代跳水運動是19世紀末在德國最先得到發展的,那時以起跳高度評定優劣。表
演分單人、雙人和集體3項,
以美國水準最高。20世
紀初,在歐美一些游泳比賽中開始增設跳水項目。
1900年於瑞典的第二屆奧運會上瑞典人在專門跳台上表演了跳水。1904年於聖
路易斯的第三屆奧運會跳
水運動正式列入比賽,設有高度跳水和跳板跳水。跳板跳水是
1906年在雅典首屆奧運會上列入奧運會項目並制訂了較完善規則,並以跳台跳水替代高度跳水比賽。1912年於德
哥爾摩的第五奧運會上
增設了女子比賽項目,自始女子跳水運動員第一次參加了比賽,
到2000年雪梨奧運會更增加雙人跳水項目 。
現代競技
跳水是隨著其它歐美體育 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的。1935年才有女子專案。自始,各地增設場地、跳台,配備教練開始
訓練工作,逐步形成難度大、動作巧、控制力強的獨特風格。中國跳水運動水準居世界前列,尤以女子成績更為突出。1979年以來,中國大陸選手在各國際重大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在世
界跳水運動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加拿大 ,而歷史悠久的英國、美國及德國等亦時有強手。
另外澳洲、墨西哥及馬來西亞等亦是跳水運動的後起之秀。當中,中國輸出的優秀教練起著關鍵性的影響。
跳水運動要求有空中的感覺,協調,柔韌性,優美,平衡感和時間感等素質。而跳水技術的基礎是走板和起跳動作。
跳板科技發展到金屬板後,因彈性增大對運動員掌握技術的難度要求較高,走板步幅、節奏和動作與板的彈力振動規律
配合成為技術的關鍵。
跳台跳水由於台面固定,對助跑起跳要求快而平,技術上比跳板簡單。
無論是跳板跳水還是跳台跳水,其身體騰空動作的翻轉因素都要在起跳時孕育,騰空後只是通過動作控制翻轉的延緩、
加速和程度,動作的難度和品質表現都在這個階段完成。
身體入水要達到規定的姿勢,應筆直與水面成90°入水。其品質標準是身體入水時擊濺的水花要小,故在手入水前要
伸腕使手掌與臂成90°,用手掌平拍擊水,用以減緩水流衝擊水面形成過大的水花,稱為壓水花技術。
跳
水分為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兩種,運動員在比賽時可以
任選1米或3米跳板,5米、7.5米或10米高台,但由於越高越可以做更複雜的動作,因此難度更高。
跳板
所謂1米或3米是指板面距離水面的距離,誤差不得超過5%,板面寬為50厘米,長為4米,板面必須防滑,板面應
與水面平行,角度誤差不得超過1度。
跳
台的高度,即距水面的距離誤差也是不得超過5%,
台面至少要長6米,寬2米,台面要防滑,前端要伸出池內1.5米,台座要縮入池沿1.5米,在距離台前端垂直線後方1米、前方10.5米、左右各4.5範
圍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水深至少要達到4.5米。
跳水比賽須有專用池和跳台、跳板設備,池面水不能平穩,要保持波動,因此水面有造波裝置,使運動員在騰空時能判斷距
水面高度藉以控制動作,要防止眩光和反射光的影響,水池應有足夠深度跳水池底要平滑,坡度不得超過45°,水溫28∼30℃,應有升降電梯和
能迅速在水面掀起氣泡的氣墊裝置,以防動作失誤被水擊傷。
跳水動作
根據運動員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後身體運動的方向,分為以下6個級,
第1組
——向前,面對池向前跳水。
第
2組——向後,面對板(台)向後跳水。
第
3組——向外/反身,面對池反身跳水。
第4組
——向內,面對板(台)向內跳水。
第5組
——轉體跳水。
第6組
——臂立跳水(僅在跳台跳水中采用)。

跳水動作
的姿勢。
可分直體
(用『A』表示)

屈體(用
『B』表示)

抱膝(用
『C』表示)

翻騰兼轉
體的任意姿勢(用『D』表示)
(只限跳板一周至一周半翻騰之轉體動作, 及跳台臂立一周至二周翻騰之轉體動作
例 5132D,6124D)
每組的跳水動
作都有自己的號碼數,以表示動作組別和翻騰轉體的周數。例如:
1-
4組動作的號碼均采用3位數。
第一個數
代表動作組別,第二個數代表飛身動作(如果第二位數是『0』,則表示役有飛身動作),第三個數代表翻騰周數(以
『1』為半周,『2』為一周,『3』為一周半,以此類推)。例如『201』,表示第二組向後跳水翻轉半周;
『305』,表示第三組反身翻騰兩周半;『113』,表示向前飛身翻騰一周半。
例子:
方向組別 |
飛身動作 |
翻騰周數 |
空中姿勢 |
2 |
0 |
1 |
A |
向後 |
無飛身動作 |
半周 |
直體 |
3 |
0 |
5 |
C |
反身 |
無飛身動作 |
翻騰兩周半 |
抱膝 |
1 |
1 |
3 |
B |
向前 |
飛身動作 |
翻騰一周半 |
屈體 |
第5組轉體動
作采用4位數。
第一位數
表示第5組(特指轉體跳水)。第二位數表示翻騰轉體的方向(即前說之1-
4組);第三位數表示翻騰周數;第四位數表示轉體用數,計算方法同前。例如:『5136』動作中,『5』表示第5組轉體跳水,『1』表示用第1組向前跳水
的方向完成翻騰轉體,『3』表示翻騰一周半,『6』表示轉體三周。再如『5337』動作是指第5組轉體動作,采
用第3組反身跳水方向完成翻騰轉體,翻騰一周半,轉體三周半。
例子:
轉體動作 |
方向組別 |
翻騰周數 |
轉體周數 |
空中姿勢 |
5 |
1 |
3 |
2 |
D |
- |
向前 |
翻騰一周半 |
轉體一周 |
任意姿勢 |
5 |
3 |
3 |
7 |
B |
- |
反身 |
翻騰一周半 |
轉體三周半 |
屈體 |
第6組臂立動
作也采用3位數。
第一位數
表示第6組(特指臂立跳水);第二位數表示臂立跳水的方向;第三位數表示翻騰周數(計算方法同上)。例如
『614』動作中『6』表示第6組臂立跳水,『1』表示采用第一組向前跳水方向翻騰,『4』表示翻騰兩周。再如
『632』,是指第6組的臂立跳水動作,用反身跳水方向翻騰一周。
例子:
臂
立跳水
臂立跳水 |
方向組別 |
翻騰周數 |
空中姿勢 |
6 |
1 |
4 |
B |
- |
向前 |
翻騰兩周 |
屈體 |
6 |
3 |
2 |
B |
- |
反身 |
翻騰一周 |
屈體 |
臂
立轉體 采用4位數表示。
臂立轉體 |
方向組別 |
翻騰周數 |
轉體周數 |
空中姿勢 |
6 |
1 |
2 |
4 |
D |
臂立轉體 |
向前 |
翻騰一周 |
轉體二周 |
任意姿勢 |
6 |
1 |
6 |
2 |
C |
臂立轉體 |
向前 |
翻騰三周 |
轉體一周 |
抱膝 |
動作
難度系數是表明運動員完成動作的難易程度。國際跳水競賽規則為每一個跳水動作確定了相應的難度系數,它根據動作
組別、競賽項目(跳板、跳
台)、高度、動作姿勢和翻騰轉體的周數等方面的差異來確定其數值。運動員跳水時,動作簡單,難度系數就低;動作復雜,難度系數就高。
例
如:3米板1O3B,難度系數為1.6。10m跳台的307C,難度系數為3.4。
對於
同一動作,因高度不同,難度系數也有區別。例如同是405C,1米板的難度系數為3.0,3米板的難度系數為
2.7。目前,國際跳水競賽規則難度表上列出的最高難度動作是3米板309B難度係數4.8及10米臺309B
難度係數4.7,轉體為5156B 3米板 3.9及10米臺3.8。*
(*)2009-2013年FINA的最新修訂
動
作難度系數方程式
動作難度系數的計算由五個數據相加組成,包括
A 翻騰周數 + B 空中姿勢+ C 轉體 + D 組別 / 高度 + E 入水面向
例如:
動作 |
姿勢 |
高度 |
A |
B |
C |
D |
E |
DD |
5132 |
D |
3 |
1.5 |
0 |
0.6 |
0 |
|
2.1 |
313 |
C |
3 |
1.5 |
0.2 |
0 |
0.3 |
0.2 |
2.2 |
想加深了解可以參考FINA 付件動
作難度系數方程式
很多人對在跳水比賽時應注意的問題沒有足夠的了解。跳水比賽場館比較特殊,一般它包含在游泳場內,由於場內溫度高、濕度大,說實話,夏天看跳水比賽實在不
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不過這仍抵擋不住觀眾的熱情,觀眾在為自己的選手加油助威時,是不遺餘力的。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跳水是一秒鐘的藝術。選手們從站在跳台或跳板上開始,就要屏氣斂神,在頭腦中重播一遍動作要領,然後一氣呵成完成動作。
如果這個時候,在選手們耳邊炸雷般響起一片呐喊,對選手的影響可想而知,所以在比賽開始時,特別是運動員準備出發時一定要保持安靜,應該禁止喧嘩或走動。
那什麼時候可以鼓掌喝彩呢?
無論是跳板跳水還是跳台跳水,運動員在走向跳台的時候,場內的廣播中會報出他們的姓名和國籍,總會閉目調節呼吸,思考動作要領。這時會聽到一聲哨響,
這意味著運動員可以做比賽動作了。
其實當你看到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就要出場時,是可以歡呼鼓掌的,但當您聽到這一聲哨響時,請您一定要立即保持賽場的安靜,給運動員一個安靜思考比賽動作的氣
氛。
最重要是,此時的任何干擾,不僅會影響運動員接下來的跳水動作,甚至會造成運動員動作失誤導致身體受傷。
當運動員入水以後,水花濺落,觀眾此時應該盡情為運動員鼓掌喝彩,直到下一名運動員開始準備之前。
比賽進行中,可以拍照嗎?
在跳水運動員做跳水動作時是非常忌諱受到外界的光源來干擾空中視線,這樣很容易導致運動員看不到水面而發生意外,所以,雖然很多觀眾都會帶上拍攝器材觀看
跳水比賽,但是-
絕對不能使用閃
光燈的。同樣,觀眾隨身攜帶的手提電話或任何電子器材都要保持靜音狀態,避免在比賽中發出聲響。
如果在運動員起跳時,受到場內或者觀眾席上的聲音或者光線的干擾是可以向裁判舉手示意重新跳的,但這會對運動員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當運動員跳完比
賽動作後,請您為他們鼓掌喝彩,如果萬一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了失誤的情況,請您不要過長時間大聲地發出噓聲,這會給
他們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壓力而影響下面比賽的正常發揮。
如何欣賞跳水動作
在整個跳水比賽過程中,觀眾能從運動員四個不同的階段去觀賞。
準備比賽 -
首先就是運動員準備比賽走向跳台、跳板的時候,要自然、走動平穩,並顯示出充滿自信。
起跳 -
而起跳時,運動員則要果斷、準確、有力,正確的恰當的角度非常重要,一般來說騰空越高越好,以便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做動作。
空中動作 - 最關鍵的就是空中動作,要求動作準確
輕快連接好,熟練而優美。
入水 - 最後在入水時身體舒展與水面垂直,水花越小越好。
水花小就是成功的跳水動作嗎?
現代的壓水花的技術是由中國隊發展和建立的,但在近年已被很多國家的運動員所學習、轉化和運用。
水花壓得好,的確可以使整個動作完成得更完美,但它畢竟只是跳水運動中的一個環節,不能片面地僅以水花是否壓得好來判定整個動作完成得好不好。
所以,做個高質素的觀眾就要懂得,並不是水花越小,動作品質就越高。
觀看跳水比賽時,懂行的觀眾常常被精彩的比賽所吸引。他們為運動員的精湛技藝而喝彩,為運動員的意外閃失而惋惜,並饒有興趣地與裁判員一道給運動員跳
的動作評分。所以要想享受到跳水比賽的樂趣,觀眾還應該提前瞭解一些跳水的比賽常識,這樣將會更好地觀看跳水比
賽。
跳水
比賽一般設男、女跳板跳水、跳 台跳水和雙人跳台/板8個項目。跳板跳水比賽
分為1米及3米跳板上進行,但是奧運會只要3米板兩無1米板。女子跳板跳水比賽時跳5個動
作,無難度系數限制的5個動作從不同組別中選出。(*)
男
子跳板跳水比賽跳6個動作,其中
無難度系數限制的5個動作從不同組別中選出。剩餘的1個動作可選自任何組別。(*)
跳台跳水
比賽可在5米、7.5米和10米跳
台上進行,但是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杯賽及重要的跳水比賽,只限在10米跳台。女子跳台跳水
跳5個動作,無難度系數限制的5個動作從不同組別中選出。
男
子跳台跳水比賽跳6個動作,其中
無難度系數限制的6個動作從不同組別中選出。無難度系數限制的5個動作從不同組別中選出。
女子雙人跳台/跳板跳水比賽跳5個動作,
其中 首兩個基本動作不論難度系數多少均定為2.0,及加上無難度系數限制的3個動作。該5個動作中 需由5個不同組別選出(*)
男
子雙人跳台/跳板跳水比賽跳6個動作,其中
首兩個基本動作不論難度系數多少均定為2.0,及加上無難度系數限制的4個動作。6個動作中需從5個不同組別選出(*)
雙人跳台
/跳板跳水比賽 運動員需兩人同時演出雙同的動作(包括空中姿勢)。另外,雙人跳板跳水比賽中所有向前動作均需使用走板方式完成動作(向前及反身及轉体動作向前動作)。(*)
跳水
比賽的評分裁判有7人制和5人制兩種,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杯跳水比賽及國內
重要比賽時,必須有7名裁判員評分,其它一般比賽可由5名裁判員評分。 雙人跳水比賽的評分裁判為11人
制和9人制。
跳水比賽
滿分為10分,可用0.5分給分。
評判時,
裁判員按以下標准評分:
極好 10分 *
很好 8.5 - 9.5分 *
較好 7 - 8分 *
普通 5 - 6.5分 *
不好 2.5 - 4.5
不合格 0.5 - 2.0分
失敗 0分
在比賽
中,裁判員根據運動員的開始動作、助跑(即走板、跑
台)、起跳、空中動作和入水動作來評定分數。因此,運動員在比賽時助跑應平穩,起跳要果斷有力,起跳角度要恰當,並具有一定高度;空中姿勢優美,翻騰、轉
體快速;人水時身體與水面垂直,水花越小越好。
5
名裁判員評分:5名裁判員打出分數以後,先刪去最高和最低的無效分,餘下3名裁判員的分數之和乘以
運動員所跳動作的難度系數,便得出該動作的實得分。例如5名裁判員的評分分別是
5、(5.5)、5、 5、(4.5)=15(總
和)X 2.0(難度)
=30(實得分)。
(注:括號裡的數字是刪去的無效分。下同)
7
名裁判員的評分:方法與5名裁判員評分方法相同,但7人先刪去2個最高和2個最低的無效分,餘下3
名裁判員的分數之和乘以運動員所跳動作的難度系數,便得出該動作的實得分。
例
如 : 7名裁判員的評分分別是
(6) + (5.5) +
5 + 5 + 5 + (4.5) + (4.5)
=15(總和)x2.0(難度)
= 30(實得分)。 (*)
比賽
結束後,把所跳動作的實得分相加,便是該運動員的總分。總分最高者為優勝,如兩人或兩人以上總分相等,則名次相
同。
雙人跳水比賽的評分
Back to top
雙人跳水比賽的評分裁判 為11人制為9人制,每種評分方
式中均分為動作裁判(E-Execution )及同
步裁判(S-Synchro)。
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杯賽需為11人制,而其他比賽如裁判人數許可亦應以11人制為先。
11人裁判制
運動員一動作裁判組
(E)3名,
運動員二動作裁判組(E)3名,及
同步裁判組(S)5名。
動作裁判(E)由6人組成,分
3個裁判一組。每組裁判個別給予單一運動員的動作分數,如正常比賽。裁判無需理會另一人之動作或兩
人是否同步
同步裁判(S)由5人組成,裁判只需給予兩名運動員的同步分數即兩人開始動作、助跑、起跳、空中
動作和入水動作是否同步。
2組動作裁判(E)組個別
刪去最高和最低的無效分,同步裁判(S)5人先刪去最高和最低的無效分,餘下2
個動作裁判 有效分及3名同步裁判有效分之和乘以運動員所跳動作的難度系數,再除
以5乘以3,便得出該動作的實得分。
例如 :
動作裁判組1:[5,5,5.5]
動作裁判組2:[4,5.5,4.5]
同步裁判[(6),5.5
,5,5,(4.5) ]
=[5]+[4.5]+[5.5,5,5]
=(25"總和"
除以5)乘3=15
=15x2.0(難度)
=30(實得分)
(*)2009-2013
年FINA的最新修訂
9人制
分為動
作裁判(E)及同步裁判(S)。
動作裁判(E)由4人組成,分2個裁判一組。每組裁判個別給予單一運動員的動作分
數,如正常比賽般。裁判無需理會另一人之動作或兩人是否同步
同步裁判
(S)由5人組成,裁判只需給予兩名運動員的同步分數即兩人開始動作、助跑、起跳、空中動作和入
水動作是否同步。
動作裁判
(E)4人刪去最高和最低的無效,同步裁判(S)5人先刪去最高和最低的無效分,
餘下2名動作裁判及3名同步裁判的分數之和乘以運動員所跳動作的難度系數,再除以5乘以3,便得出該動作的實得
分。
例如 :
動作裁判[5, 5 , 5 , 4.5]+
同步裁判[6 , 5.5
, 5 , 5 , 4.5]
=(25.5"總和" 除以5) 乘 3=15.3
=15.3x2.0(難度)
=30.6(實得分)
(*)2009
年FINA的最新修訂
Back to top
|